《经》云∶刺舌下,中脉太过,血出不止,为喑。太阴寒湿凝结腹痛,桂枝加芍药防己防风汤。
此瘟病常事也,断不可强求其汗,宜用承气汤先通其里,里邪去则气通,乘势尽发于肌表矣。协热下利,泄泻稀粪,色必赤黄,或焦黄,此胃不留邪也。
或浓煎豆豉汁饮,并解之。问曰∶痰血留滞之说深为有理,然尝见痰滞血凝结为疮肿,发为寒热,亦无定期,且或有不发寒热者,何也?
升胃气以上润之、久病痰嗽,肺中伏火,去人参,初病勿去之。热不得泄,伤及所过营血则衄矣。
气多则响高,水多则响沉,或无水而有痰食之闭塞,气闭忽通,则鸣也。 甘草能泻脾胃之火。
风热,表散之,散之下已,则收之。是燥之致郁,无非火热之气所为也。